医案8
姓名:陈** 性别:女 年龄:77
首诊时间:2023.07.25
主诉:结肠癌化疗后恶心、纳差、神疲
患者因结肠癌行手术治疗,现手术后化疗2周期后出现恶心、纳差、神疲乏力,夜寐欠安,大便稀,小便尚可。舌红苔白腻,脉滑。血常规提示红细胞、白细胞减少。
诊断:癌类病 辨证:脾虚湿滞
治则:健脾化湿解毒 方药:香砂六君子汤加味
党参30g 白术29g 茯苓20g 炙甘草10g
木香10g 砂仁10g 陈皮30g 法半夏10g
豆蔻10g 姜厚朴10g 鸡内金10g 炒建曲10g
醋香附10g 焦山楂10g 乌药10g 莪术10g
重楼5g 鸡血藤10g
共7剂,水煎服,2日1剂,一天2次。
方义:“香砂六君子汤”出自中医药典籍《古今名医方论》卷一,乃是在四君子汤健脾补气的基础上合用化湿行气药衍化而来,由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木香、砂仁、陈皮、法半夏、炙甘草等八味药组成,功在益气补中,化痰降逆。本方人参换为党参,用药精当,组方严谨,沿用至今,具有促进脾胃运化,消除痰湿积聚之功,是中医临床治疗脾胃虚弱,湿阻气滞之证的名方和常用方。方中用党参为主药,补脾益气;白术,苦温健脾燥湿,扶助运化;茯苓,利水渗湿,健脾宁心;半夏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;陈皮、木香理气止痛;砂仁醒脾化湿行气,温中止泻;炙甘草甘平缓急,益气调中;豆蔻、厚朴补脾养胃,鸡内金、炒建曲健胃消食,香附理气调中,焦山楂消食活血化瘀,乌药、莪术消积止痛破瘀,重楼解毒,鸡血藤补血,诸药合用,补而不滞,可收健脾祛湿解毒之效。
二诊时间:2023.08.15
主诉:药后恶心、神疲减轻。
刻下:恶心,纳少,气短,口干口苦,喉中有痰。夜寐尚可,二便调。舌红苔白腻,脉滑。
诊断:癌类病 辨证:脾虚湿滞
治则:健脾化湿解毒 方药:香砂六君子汤加味(原方+柴胡、黄芩、黄芪)
党参30g 白术29g 茯苓20g 炙甘草10g
木香10g 砂仁10g 陈皮30g 法半夏10g
豆蔻10g 姜厚朴10g 鸡内金10g 炒建曲10g
醋香附10g 焦山楂10g 乌药10g 莪术10g
重楼5g 鸡血藤10g 柴胡10g 黄芩10g
黄芪30g
共7剂,水煎服,2日1剂,一天2次。
此次就诊,患者诉口干口苦,气短,调整处方,加柴胡、黄芩清热疏肝健脾,黄芪补气、扶正祛邪。
三诊:2023.08.29
诉恶心,神疲减轻,饮食增加,喉中有痰。刻下:恶心,纳少,气短,胸闷,心悸,口干口苦,喉中有痰。耳鸣,二便调。舌红,苔白腻,脉细弦。
诊断:癌类病 辨证:脾虚湿滞
治则:健脾化湿解毒 方药:香砂六君子汤加味(2023.08.15日原方)
党参30g 白术29g 茯苓20g 炙甘草10g
木香10g 砂仁10g 陈皮30g 法半夏10g
豆蔻10g 姜厚朴10g 鸡内金10g 炒建曲10g
醋香附10g 焦山楂10g 乌药10g 莪术10g
重楼5g 鸡血藤10g 柴胡10g 黄芩10g
黄芪30g
共7剂,水煎服,2日1剂,一天2次。
四诊:2023.09.12
诉体重较前增加,白细胞较前已正常。晨起恶心,眠差,阵发性心悸。2023-9-4血常规:血红蛋白113g/L,白细胞,中心粒细胞正常。刻下:恶心,纳少,气短,胸闷,心悸,口干口苦,喉中有痰。耳鸣,二便调。舌红苔白腻,脉细弦。
诊断:癌类病 辨证:心脾两虚
治则:健脾益气,养血安神 方药:归脾汤加味
白术20g 茯神30g 黄芪30g 炒酸枣仁30g
党参30g 木香10g 甘草10g 当归15g
远志10g 鸡血藤20g 石韦10g 法半夏10g
砂仁10g 炒建曲15g 鸡内金10g 陈皮20g
黄精20g
共7剂,水煎服,2日1剂,一天2次。
此次就诊,患者前期症状明显改善,血细胞亦恢复正常,但又有新的症状出现,遂予新的辨证进行遣方用药。方用归脾汤加味,本方证虽属心脾两虚,却是以脾虚为核心,气血亏虚为基础。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,《灵枢·决气》曰:“中焦受气取汁,变化而赤是为血”,故方中以参、芪、术、草大队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,使气旺而血生;当归甘温补血养心;茯神、酸枣仁、远志宁心安神;木香辛香而散,理气醒脾,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,复中焦运化之功,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,使补而不滞,滋而不腻;归脾汤方又加鸡血藤补血,石韦、半夏、陈皮健脾化痰,砂仁、炒建曲、鸡内金健脾消食和胃,黄精养阴润肺、补脾益气。全方共奏益气补血,健脾养心之功。
五诊:2023.09.26
诉恶心,纳少,气短,胸闷,心悸,口干口苦,喉中有痰稍减轻,乏力时作。耳鸣,二便调。舌红苔白腻,脉细弦。
诊断:癌类病 辨证:心脾两虚
治则:健脾益气,养血安神 方药:归脾汤加味(2023.09.12日方+菟丝子、枸杞子、黄柏、焦山楂)
白术20g 茯神30g 黄芪30g 炒酸枣仁30g
党参30g 木香10g 甘草10g 当归15g
远志10g 鸡血藤20g 石韦10g 法半夏10g
砂仁10g 炒建曲15g 鸡内金10g 陈皮20g
黄精20g 菟丝子10g 枸杞15g 黄柏5g
焦山楂10g
共7剂,水煎服,2日1剂,一天2次。
六诊:2023.10.17
诉诸症均已缓解,精神大好,疗效满意。此次就诊主要出现皮肤瘙痒,耳鸣的症状,并想以整体调理为主。刻下:皮肤瘙痒,睡眠欠佳,耳鸣,二便调。舌红苔白腻,脉细弦。
诊断:癌类病 辨证:肝脾不调
治则:疏肝健脾 方药:柴芍六君子汤加味
党参30g 白术20g 茯苓20g 陈皮20g
法半夏10g 炙甘草10g 柴胡10g 白芍10g
赤芍10g 僵蚕10g 蝉蜕5g 防风10g
炒酸枣仁30g 龙骨30g 石菖蒲10g 远志10g
煅磁石30g先煎 五味子10g 豆蔻10g
共7剂,水煎服,2日1剂,一天2次。
方义:方中党参,白术,茯苓,甘草为四君子汤组成,健脾益气渗湿,柴胡,白芍、赤芍配伍,疏肝柔肝,敛阴和营,陈皮,半夏配伍,降逆和胃理气,僵蚕、蝉蜕、防风祛风止痒,炒酸枣仁、龙骨、石菖蒲、远志、煅磁石养心安神,五味子、豆蔻健脾补肾,诸药合用,共奏疏肝健脾和胃之功。
服药之后症状大减,患者分别于2023.10.31、2023.11.07、2023.11.28于门诊按原方续服中药7剂,目前患者中药口服维持治疗中。
按:癌病之治疗,无论是手术,还是放疗、化疗等现代治疗手段,患者都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,焦虑、烦躁、恐惧等情志异常屡见不鲜,致使肝气横逆犯胃,患者可因此表现出恶心、纳少甚至厌食。上述中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,坚持以健脾、疏肝、补肾为主要治则,不管症状如何变化,始终以六君子汤加减化裁,与疏肝、补益类、解毒化瘀类中药组方而成,用补气药意在健脾益气,补阴药意在阴中求阳,补肾助阳,用清热解毒药解毒抗癌,再配伍理气、化痰、祛湿、活血药,从而达到解毒、祛痰、化瘀、补虚的效果。在扶正固本的同时兼以补脾益肾、攻毒祛邪、化痰祛湿、活血化瘀,从而达到“扶正不留邪”的目的,符合结直肠癌毒、瘀、痰、虚的病因病机特点。